
部门介绍
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学科发展报告
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学科发展报告
综合研究中心 唐雪梅
一、改革的提出
在我国由于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引起了基础教育进行全面革新,课程改
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场所,40
分钟的课堂(深圳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规定,每课时以 40 分钟计),毫无疑问成为课程改革的最前沿地带。素质教育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素质教学,新的课堂教学追求的也正是素质教学。素质教育理念和新教材的使用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师生教与学的具体行为上,这些因素促使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用什么来权衡新课程标准下的 40 分钟课堂教学呢?显然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因为课堂教学活动与之评价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关系。如是,素质教学活动的出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理论和技术来指导、完善。思想品德课程遵循同样的规律。
二、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
(一)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成绩评定的方式方法
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成绩评定应该突出形成性评价,淡化终结性评价。评价的方式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平时考查与观察。这包括课堂讨论发言、调查报告、小论文、心理品质成长历程分析(周记、心灵独语等)、自我心理调整的能力、上课态度(参与度)、课间接触、课外实践活动等都要注意观察,记录在册,尽可能地做些记载,并用科学方法使之量化,计入总成绩。
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的行为表现。应依据心理素质要素、道德认识的行为表现拟定出行为考核项目、量化办法,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共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评价)最终评出成绩。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力求使各班评分基本平衡。
三是期末考核。主要是用书面开卷的形式,通过个案分析、小论文等对学生进行考查(主要在初中或小学五六年级实行)。
四是综合评价。即把平时考查、行为表现、期末考核按一定比例相结合(比例可分为4﹕3﹕3或3﹕3﹕4或其它),实行等级和评语制。
(二)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评价体系构成
表1 学期或学年终评价体系构成
Ⅰ、平时形成性评价 (口试、书面开放式) |
Ⅱ、日常行为表现 (自评、互评、共评) |
Ⅲ、期末笔试 (开卷) |
40% |
30% |
30% |
表2 各部分评价的性质、目的、内容、方法
分类 |
比值 |
性质 |
目的 |
内容 |
方法 |
平时考查 |
40% |
形成性 |
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 |
课堂讨论发言,调查报告,小制作等 |
口试、笔试、手工制作以及实践活动等 |
日常行为 表现 |
30% |
形成性 |
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 学会交往。 |
自我心理调整能力,课堂参与度,日常行为表现 |
自评、互评、教师共评。 |
期末考核 |
30% |
终结性 |
表达及初步的分析能力 |
个案分析、小论文、评语等。 |
笔试、教师评语。 |
(三)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评价改革题型举例
例1:自评——自我回顾
学校 班级 姓名
项 目 |
收获和进步 |
继续努力 |
情 感 |
|
|
意 志 |
|
|
品 质 |
|
|
学习 (知识、能力) |
|
|
例2:互评——心理·品德健康小明星
心理健康小明星 |
特 点 |
评选结果 |
开朗之星 |
活泼、乐观、不斤斤计较 |
|
热情之星 |
主动、大方、不羞怯、不冷漠 |
|
信任之星 |
真诚、慷慨、不计恩怨 |
|
友善之星 |
亲切、自然、不怀疑、不自私 |
|
正义之星 |
公正、勇敢、不怕报复 |
|
诚实之星 |
真实、坦诚、不图虚荣 |
|
坚强之星 |
顽强、坚定、不气馁 |
|
勤奋之星 |
努力、有恒、不偷懒 |
|
奉献之星 |
付出劳动、不计名利 |
|
创造之星 |
新颖、独特、不循规蹈矩 |
|
例3:期末考核——个案分析
1、某校初一年级学生小明,每到星期五下午要回家时就很不开心,因为爸爸接他回家的路上,总是不停地问他这一星期学习怎么样,成绩如何?身体好吗?而对他所要讲的有趣的事却不感兴趣。小明觉得爸爸虽然是关心他,但却不理解他,他为此很苦恼甚至经常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哭。请你帮助小明,用什么办法同爸爸沟通?
2、分析说明题
她站在心灵美的珠峰上微笑——刘玲的故事
一个15岁的女孩子,不幸患了骨癌,病魔夺去了她的左腿。但她用顽强的毅力,攀上了“珠穆朗玛峰”,站在峰顶向人们招手,微笑……她,就是北京五十五中学学生刘玲。
文章内容(一)、(二)略
阅读材料回答:
在刘玲身上,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良好心理品质?(举例说明)
看了这篇材料你有何感想?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如何向刘玲学习?
例4:期末考核——小论文
1.通过本学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请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谈你体会最深的一点。(题目自立,不少于300字)
2.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全面认识了解及评价自己,并提出具体的自我修养目标。(题目自立,不少于800—1000字)
三、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评价实施策略
(一)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和互动性相结合。
传统的评价者主要是教师、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育评价要突出学生自评的价值,除了传统的评价者,还应包括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不同作用的主体,比如:家长、同学、社区等等。这样的评价不仅可以更全面、多角度地体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可以在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建立起双向、多向互动关系,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和满足被评价者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也有利于发挥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二)评价应体现整体性和公平性相结合。
对学生的综合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不应把智育或分数当作评价的唯一标准,对于学生整体人格的发育和团队精神的考量,才能真正体现评价体系的价值。从教育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教育评价制度必须具备公开、公平、透明和较为科学的特点,否则评价将失去其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三)评价注重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
评价工作无论从年级或思想品德学科角度看,都应该贯彻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人是不断发展的,青春期更是一个人一生中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的意义和作用都十分重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有连续性的特点,相应教育评价也应该体现连续性,但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有助于师生对某一阶段的教育教学成果及时总结和反思,以期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指导和修正。
综上所述,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离不开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对评价改革工作的支持以及学生和教师的积极参与。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求证,就能将教育评价改革不断推行下去。